文字|地图Jun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地图会说话”(ID:Map_BB),原文于2019年3月7日首次发表,标题为《ABCDEFG,车牌里到底藏了多少秘密?》,并不代表智库的意见。
*本文所述的车牌是指在中国(香港,澳门和台湾除外)大规模民用的“92型车牌”。
所谓的“92式车牌”是指1992年仅在大庆,乌鲁木齐等地的试点车型,并于1994 - 1995年开始在全国广泛分销,至今仍在使用。
在“92型”民用车牌中,通过使用前两个汉字加上字母组合,可以高概率地判断机动车辆的来源。
第一个简体中文字是每个行政级别的缩写,第二个拉丁字母一般由地级市,自治州和其他次级行政区域代表(由于字母I,O和数字1) ,0外观)近似,所以字母我没有出现在车牌上,只有少数省市机构有字母O)。
本文主要总结了第二个拉丁字母的排序规则。通过收集和比较数据,原因并不那么复杂,但却非常简单。
大多数行政区的字母顺序是根据当年的行政区划代码安排的,只有少数例外。
一般规则可分为以下五类:
1.按年(自治市)安排
2.按地点安排(福建)
3.按经济能力或卡数(广东和黑龙江)排序
4.按地域划分(海南)
5.根据1992年行政区划代码(其他)
来吧,系好安全带,开始你的车!